资讯年度讽刺喜剧,可惜没火起来
首页资讯影视资讯年度讽刺喜剧,可惜没火起来

年度讽刺喜剧,可惜没火起来

原标题:年度讽刺喜剧,可惜没火起来

上周,影院上了四部新片,分别是《二手杰作》《困兽》《白塔之光》和《一个和四个》。四部新片都有个共同点,就是票房平平,有的甚至可以用惨淡来形容。

四部新片有两部算是文艺片,另外两部是商业片。文艺片不好卖属于常见的市场现象,毕竟小众趣味;商业片卖不动,要不就是宣传不够,要不就是质量不够,而《困兽》明显就是宣传和质量都不太够。

作为商业片的《二手杰作》,有着于和伟、郭麒麟这样有名气的演员,还有背靠宁浩坏猴子影业,按理来说,上映五天票房该过亿才对,可是目前5000万都没。

目前该片豆瓣评分是6.8分,难道是质量出了问题导致卖不动?

也许事件没那么简单。

二手杰作

本片虽说改编自好莱坞电影《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》,但更多是只是借用了“父亲给儿子写遗书,意外让儿子走红”的核心创意,其余都是本土化后的桥段。

原版的父亲主演是罗宾·威廉姆斯,这位眼带柔情的喜剧演员,时常能在搞笑之余给人一种温暖。

国产版的父亲主演是于和伟。

于和伟老师大家都熟,这位活成表情包的男人,一直有着抑制不住的喜感。

没多久之前才在《坚如磐石》里演呼风唤雨的狠人,而在《二手杰作》里,则成了个郁郁不得志的文艺中年。

在重点高中担任语文老师,似乎是马寅波(于和伟 饰)这辈子的最后的成就。从此之后,生活就算各种“力不从心”:对老婆(倪虹洁 饰)怂,夫妻生活总是难以“硬”气起来;对领导怂,不敢言也不敢怒逆来顺受;对儿子马墨(郭麒麟 饰)看上去有着父亲威严,哪知道儿子压根没把他的叮嘱当回事。

有一天,儿子给全家闯祸了。

留级读了两次高一就算了,这孩子还是个小流氓,专爱偷拍暗恋女生。原版里的儿子则是个青春期性压抑者,中国版在改编时明显有所收敛。

但哪怕如此,部分女性观众面对这个人设还是感觉不适。只能说,青春期的小男生真的挺可怕的。

但报应还是来了,马墨这次爬楼偷拍女神,从楼上摔下来了,昏迷不醒。一时间,这起堕楼事件成了全校甚至全社会关注的新闻。

由于堕楼地是女生宿舍,这下马墨哪怕死了,也会蒙受耍流氓的非议(他确实是耍了流氓)。身为同校老师的马寅波怎能让自己儿子给丢脸呢,他想到了个馊主意,给儿子代笔写遗书,把儿子塑造成个遗世独立、不为世人的忧郁天才。

马寅波估计没想到,自己写了一辈子文章,唯一出圈的竟然是儿子的代笔遗书。正是这封足够装X的遗书,让同学改观,甚至成了全国新闻。

“一代文学天才陨落”纷纷成了马墨坠楼的演绎。随后出版社找到了马寅波,意图出版马墨的“遗作”。

这闹剧越闹越大了,而马寅波也不知道是为了儿子医药费,还是为了自己,把多年来出版不了的稿子都假以儿子的名义给出版了,还煞有介事起了个书名《少年的你去哪了》。

儿子马墨代笔遗作的意外走红,让马寅波享受了不曾得到过的光环和掌声。帮儿子签书、上电视代替而儿子接受采访,事情开始往失控的路上发展。

这么一个荒唐的故事,确实非常好笑。多个关于文艺圈的梗,都无缝穿插进了电影里,让看懂的人会心一笑(看不懂的可能会丢失一些乐趣)

比如“永远热血永远热泪盈眶豆瓣小组”,既恶搞了杰克·凯鲁亚克,还吐槽了豆瓣;文化节目《铿铿三人行》则是恶搞了著名的《锵锵三人行》;三联韬奋书店,被恶搞成了丰联韬奋书店。

然而这些都是一些细微的笑点,更具辛辣讽刺的幽默,才是本片精华所在。因为这么一个谎言,很多人的滑稽的嘴脸开始浮现。

原本嫌弃马墨这个差生的老师,纷纷转变态度,前一秒骂他是老鼠屎,下一秒则极力跟这位学生攀起了关系。

文化商人嗅到了金钱味道后,假装热心给马墨出书,明明字数不够,为了凑页数,“字大行疏”这种损招都用上了。

最讽刺的是,马寅波还自导自演了一出新书发布会,自己砸钱找水军买榜,口里喊着文学不死,但说白了还是为了他心中世俗的功利心。

父亲吃着儿子的人血馒头,全社会也在吃着父亲炮制出来的人血馒头。

不过,这么一个人物却有着这些年喜剧里难得的立体感。喜剧电影的人物普遍是卡通标签化的,往往一个特点被放大扭曲,达到夸张的效果。

但马寅初在滑稽之余,又有一些让人共情之处。这位五十岁的老文青,操心的不是柴米油盐的事情,而是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。在这个意义上,他比大多数文艺青年还要文艺青年,马寅波确实是“至死是少年”。

结尾处,马寅波那份半生归来一无是处的不甘,确实让人感到有点心酸。但这个社会大部分中年人,难道不正是这样吗?有的人已经认命了,但这个五十岁的大叔,还是想再挣扎一下,不至于输得那么彻底。

他实践了电影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作家海明威的名言:人可以毁灭,但不可以被打败。

比起近些年大部分直给的喜剧,《二手杰作》确实在原作基础上,做了有层次地改编。欢笑声中,也能引人落泪,反躬自省。

最后那个不知道是现实还是梦境的结局,更是让《二手杰作》呈现出一些开放性。马寅波死了吗?他的困境真的解决了吗?那些失真打光下的画面,到底是有没有发生?

观众选择相信哪种结局,将直接导致这部电影是喜剧还是悲剧。不过,不管哪种结局,有一点是确定,在马寅波心中,文学是不死的。

撰文:斯皮尔伯伯

编辑:伍迪不艾伦

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原创 翻拍成瘾?郭麒麟新片被指无创新,首映票房仅700万
下一篇
第十二届中国电影史年会顺利召开

评论

共 0 条评论